為交流上半年蠶桑生產、蠶繭收購和企業生產經營情況,分析研判市場行情,引導企業做好下半年蠶繭收購和生產經營情況;在自治區工信廳、輕紡工業處、自治區繭絲綢協調辦公室領導,部署2019年度規?;s化蠶?;亟ㄔO相關事宜,7月19日下午,由廣西繭絲綢行業協會組織的2019廣西繭絲綢行業(秋季)生產經營座談會在河池市宜州區召開。全區60余家企業代表和相關部門代表出席會議。會議由廣西繭絲綢行業協會副會長唐映珊主持。
會長,廣西蠶業技術推廣總站潘志新副站長對上半年廣西區蠶桑生產做了介紹:截止6月30日,廣西桑園面積295萬畝,增加4%,新增桑園主要集中在河池、百色等地區。蠶種發放量同比增加4.7%,蠶繭產量17.2萬噸,基本持平。這是農業部門從發種量的口徑統計出來的數據。蠶繭平均價格在34.45元/公斤。但由于高溫多雨,蠶病嚴重,農民積極性等原因影響,蠶繭實際產量下降,是廣西區內行業比較認同的。潘站長針對今年上半年的蠶桑生產實際,建議:1. 目前蠶農觀望較濃,希望企業和行業給與一定的價格信號,恢復蠶農信心;2. 與農業部門,蠶業部門加強溝通,加大下半年生產批次;3. 加強蠶桑生產技術培訓,加強蠶種流通秩序管理;4. 企業要從全產業鏈發展的角度來考慮絲綢的第一車間,建議繭價不低于40元/公斤。
廣西繭絲綢協會覃鋼秘書長通報全國及廣西絲綢生產和出口數據。其中,今年1-6月,協會統計口徑,廣西區生產生絲7913噸,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生產坯綢882萬米,同比增加33.5%。
國家統計局口徑,全國規模以上企業統計,今年1-5月,蠶絲30226噸(含絹絲1800噸),同比減少35.65%;絲織物1.88億米;蠶絲被670萬床,同比增加7.1%。
經濟指標,繅絲,織綢等子行業虧損面在22-31%。
絲綢占紡織行業營收比例為1.47%。
南寧海關檢驗檢疫技術中心國家生絲及絲制品檢測重點實驗室副主任蓋國平做區內生絲檢測相關發言。
與會企業代表就蠶絲生產實際問題、蠶種管理、基地建設、全國其他產區情況、經營心態、下半年行業研判等多方面紛紛發言,加強溝通和探討。
協會蘭樹思會長總結了上半年行業生產經營情況及下半年運行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和現象。其中,在上半年廣西區蠶繭產質量下降,企業有意識壓縮產能,今后要多多關注蠶種和收烘等環節。下半年,認真面對上游企業購繭心態、下游真絲訂單等多種因素影響。政府和企業必須將廣西桑園面積的穩定作為頭等大事考慮。同時,要延長蠶絲綢產業鏈。在行業發展中,必須重視各方面的人才培養。
此次座談會對全面掌握全區繭絲綢行業運行情況,深刻分析研判市場行情,做好秋繭收購和經營工作和采取應對措施具有積極的意義。